西藏高原生物学会

来源:西藏科协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5日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学会经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成立于1986年11月26日,挂靠在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近年来,学会理事会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西藏自治区科协及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关心与支持下,积极推动西藏高原生物科学发展,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入开展区内学术和科普活动,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自治区高原生物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会已于2017年6月2日召开了换届选举会议,并将换届选举情况上报自治区科协学会部审核备案,学会现有会员32名。新一届理事会组成和开展活动情况如下:

一、新一届理事会成员组成

(一)理事长:肖建新,现任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

(二)副理事长:

尼玛见才:现任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高新处副处长代安国:现任西藏自治区农牧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丁增:现任林芝市科技局,林业高工。

(三)秘书长:土艳丽,现任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植物室主任、副高级职称。

学会下设专业学术咨询组和科普宣传教育组。

二、区高原生物学会赴台湾科技交流考察

本着加强与台湾省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初衷,学习交流双方在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生物制药等方面取得的优秀经验和成效。应台湾文经服贸发展协会邀请,由自治区科技厅高新处负责具体组织,西藏高原生物学会承办落实的“西藏高原生物学会赴台科技工作交流访问”项目,经自治区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公安厅审核备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审批同意后,于2018年1月16日-22日,前往台湾省开展科技工作交流访问。来自我区科技系统的14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赴台科技工作交流访问团,围绕科普教育、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和生物科技等领域开展访问与交流。 

此次科技参访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西藏高原生物学会一行在台湾省台湾文经服贸发展协会的精心安排下,在5天时间内,先后参访了嘉义县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高雄市大树区休闲农业产业园区、高雄市长治乡乔本生医股份有限公司、台东县池上项乡万安社区农业发展协会等地,参访行程1016公里。

三、加强学会的科普教育工作

(一)区高原生物学会举办外来入侵生物展

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工作日”当天,由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学会、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和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西藏外来入侵生物展”科普展览在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开幕。这是在西藏首次以图文、实物和标本的形式展示西藏外来入侵生物的科普展览。

本次展览为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西藏高风险区外来入侵生物及其安全性调查》项目的阶段性科研成果。经过2016 - 2017两年的深入调研,已在西藏地区发现外来入侵植物130余种,外来入侵动物达20余种。本次西藏外来入侵生物展共展出较具危险性的入侵生物30种,其中包括植物15种、鱼类6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2种、昆虫4种、哺乳类1种、鸟类1种。

在展览开幕的导览环节,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学会秘书长土艳丽副研究员向观众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西藏外来入侵的各类动植物,引起了围观小朋友的强烈兴趣。截止目前,超过21776人次参观了展览,展览留言墙留下了不少留言和签名。通过此次展览,帮助公众了解生物入侵概念、认识西藏入侵物种。作为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我做起,通过注意以下事项,规范自身的行为来减少外来物种入侵几率:不要随意携带动植物、植物种子、苗木、虫卵、新鲜水果蔬菜等物品以及标本、菌种、土壤等的样本入境;不要随意购买外来的宠物和观赏动植物,如果丢弃或管理不善而逃逸,很可能存在生物入侵的潜在危险;不要随意放生或丢弃自己不了解的动物,尤其是非本地种的动物,可能不慎就引入了入侵物种,对当地野生生物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二)区高原生物学会协助《黑颈鹤故事》纪录片拍摄

2018年3月10日—22日,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学会李建川和魏聪同志作为指导专家赴拉孜、谢通门、南木林、萨迦、江孜、白朗、林周、曲水等地协助区外宣办完成了纪录片《黑颈鹤的故事》I期拍摄工作,为该纪录片的拍摄和采访工作提供了专业的指导,讲述了黑颈鹤的生活习性、地理分布、迁徙路线等专业知识,展示了我所对黑颈鹤的研究成果。《黑颈鹤的故事》是自治区党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持,央视传媒制作的《西藏故事》系列外宣纪录片之一,计划拍摄周期一年,该片通过介绍黑颈鹤在西藏的地理分布、种群状态及生态保护管理现状,以不同人物为线索,讲述当地居民与黑颈鹤亲密相处的故事,专家研究与保护黑颈鹤的故事,全面展示我区黑颈鹤保护与研究取得的成绩。

(三)区高原生物学会参加自治区“五下乡”活动

为响应《西藏自治区2018年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和爱国爱教宣传服务“五下乡”》活动,按照科技厅统一安排和部署,在2018年2月1日,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学会参加了在山南市扎囊县吉汝乡小学2018年度西藏自治区“五下乡”活动。此次活动,高原生物学会准备了5种380余本科普读物,活动中学会向当地老百姓发放了180多本科普读物,同时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宣传了西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科普知识。并向吉汝乡小学捐赠了200本科普读物,让保护生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理念从乡村角落得到萌发,伴随着少年儿童一起茁壮成长,为西藏未来生物资源保护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四)区高原生物学会向社会各界捐赠图书

2017年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学会先后通过向社会各界捐赠图书《和谐生态西藏》2300余册,捐赠的目的是向更多人展示一个自然、和谐的西藏,让更多人从生物及生态角度了解西藏,同时展示作者对西藏的认识。捐赠对象包括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拉萨市教育局、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等,同时委托西藏自治区电子商务与商贸协会依托其平台向其他地区学校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捐赠。人民网、中国西藏新闻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学会代表积极参加西藏自治区科协第六届学术年

   以“科技为本 振兴乡村”为主题的西藏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展6月13日在拉萨隆重举办,自治区相关厅局领导和全区农业系统科技工作者350余人参加。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学会选派5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并有8篇学术论文入选本次年会论文集。与会代表聆听了区内外4名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学术交流活动赢得了参加年会科技工作者高度评价。本届年会征集论文122篇,经学术委员会专家审定98篇论文入选《论文集》,入选论文充分展示西藏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反映了西藏农业科技事业发展成就。 

   回顾过去2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学会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主要是作为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还不够,使得工作开展有时滞后,制约了学会工作的整体提高;组织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要更加注重工作的时效性;学会的整体优势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和挖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学会优势,加强学术交流为落脚点,提高学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我们有信心,认真总结经验,正视学会存在的问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在今后的工作中,为自治区高原科学事业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